旅途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儀式與must see,我的朋友中,有人一定要找到當地最適合慢跑的路線、有人一抵達就先租輛腳踏車、學建築的要研究當地的房子、喜歡認識新朋友的,在meetup.com上找聚會參加、也有人對比較名牌價格樂此不疲,至於我自己,「進入當地人日常生活」至上,想辦法問到和自己個性與背景相似的在地人推薦清單之外,寧可錯過名勝古蹟,也必定要去當地的咖啡館、書店、市集市場張大眼睛看。
在幾個十分熟悉的城市裡,我建立起自己的旅行節奏與口袋名單,有時候啟程的理由不是因為都市本身,而是想念這些日常空間。趁著本次的書店專題,我想分享幾家一直去也不厭倦的精彩書店。
東京
代官山蔦屋書店朝聖過,但「超級書店」更刺激腎上腺素。新宿的 紀伊國屋本店 是超級書店的典範,8層樓外加B1旅遊書區,圖書館般的收藏讓人既是迷失也迷戀,光是生活書區就能逛一整個下午。池袋 淳久堂總店 也是超級書店,9層樓高,佔地2000坪,是東京面積最大。我的翻譯家朋友天野健太郎解釋,淳久堂企劃力相當強,雖是連鎖書店但有獨到選書眼光,是東京人心頭好,不只藏書,書店裡舉辦的各種文化演講對談、新書發表、讀書會,身處這棟樓裡,「出版已死」這句話絕對不成立。年紀越長越欣賞銀座優雅與老派的我,現在拜訪東京時都住宿附近,也因此,丸之內OAZO大樓裡的丸善,成了最常報到地點。這家 丸善本店 充滿商務時髦氣息,以Book Museum為概念,對比淳久堂的書蟲性格與休閒感,裡頭有十多萬英文書籍是東京最豐富,也是最大特色。
巴黎
自從90年代首次造訪的巴黎,說什麼也要去 莎士比亞書店 、一睹風華,之後就與這家被觀光客擠得水泄不通的書店絕緣。然而,幾個月前的再相逢居然更驚艷,觀光客有增無減,但完全無損那舊舊的、樓梯間咖咖響、既老又神秘的氣氛,二樓小房間內正好有業餘鋼琴家的演奏,擠在書本、人群與音樂之間,我感覺《Before Sunset》裡的浪漫讀書會正在上演。羅浮宮旁的 Galignani 是法國第一家英文書店,是18世紀的前衛,今日的古典,我喜歡它華麗、厚重、布爾喬亞的氣氛,時尚之都的傳奇書店內,有豐富的藝術、建築、時尚、設計Coffee Table Book,忠實地反映了巴黎市與巴黎第一區的品味。瑪黑區的 Ofr 是巴黎文青的秘密基地,小小的空間裝滿一疊又一疊的攝影、創意、服裝書,混著設計商品,隨性又有點搖滾的氣質,像是時尚雜誌裡的拍攝場景。
柏林
柏林,第二個家,每週到專賣雜誌的 Do you read me 與 SODA 「巡店」是習慣,不只是因為雜誌多以英文為主少了語言隔閡,同時也擔心紙張的消失,因此這裡我的消費比在其他書店都多得多。而開到午夜12點的 Dussmann 是歐洲書店的創舉,也是柏林最大,德國人仍支持唱片與DVD的習慣在這裡一覽無遺,經常在音樂區的本日推薦中,聽到陌生精彩的好聲音,是滋養聽覺的音樂補給場所。
撰文、攝影:許育華
原文發表於 《Shopp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