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與專欄

德國人是如何看待閱讀的呢?

最近台灣人一年看幾本書的話題被熱烈討論,統計結果數字少得讓人驚訝,台灣不是一個以書店聞名的亞洲城市嗎?全世界最厲害的書店之一就在台北,怎麼閱讀風氣不如書店生態蓬勃?總會向外國朋友介紹「書店為台北的好風景」的我,忽然覺得自己的editor’s choice只是表象指南,並沒有真正反映了台灣人與書本的關係,而我也開始反省自己到底讀了多少書?閱讀的選擇是不是過於單一?

網路上也同時流傳著一則德國人讀書習慣的文章,標題是「一種習慣改變一個民族」,裡頭陳述的,正好與這個話題對比,文中「閱讀成就國家實力」的觀點或許無法套用在每個國家,不過的確,生活在德國的日子裡,「讀書」這件事,是我強烈體驗到的兩地文化差異。

德國少有連鎖大書店,幾乎每家書店都是所謂的獨立書店。
以柏林為例,書店密度高,每個社區或幾個街角就有一家,多半有其專門,童書的、英文的、偵探推理、二手書、漫畫、藝術書等等。起初,被誠品精緻裝潢寵壞的我,對這些相對樸素的書店意興闌珊,寧願選擇柏林的誠品Dussmann(Dussmann很值得一提,有四層樓的豐富音樂與藏書,開到午夜點更是歐洲書店奇葩)。

漸漸地,我從住家附近小書店嚐到獨立書店的美好:帶有社區意識,多是老闆兼店員,選書風格強烈,也時不時辦座談會與演講,他們總讓我想起電影《電子情書》裡的場景。與一家獨立書店熟識,感覺跟在台北與咖啡館交朋友差不多,有種同好相聚的默契。德國書本不打折扣戰,所有書店價格統一,光是這一點,小書店生存的機會就比台灣的大得多。

德國人將閱讀當作生活日常,買書是習慣,不是流行或附庸風雅。
在長程火車與飛機上,總看到大家一放下行李,坐定位,立即捧起書開始讀,如一套固定流程,那樣穩重寧靜的閱讀氣氛讓人情緒沈澱,吸引著我也不想滑手機瀏覽零碎資訊,更想加入這個沈穩的行列。

身邊的德國朋友,無論什麼行業,醫生、護士、科學家、廚師、公務員,一聊起書本絕不會有死空氣,反而是話匣子停不下來,閱讀成就了他們的另外一個身分。在護士醫生之外,他們也是托馬斯曼與葉慈專家,雖然可能沒去過亞洲,他們對小島台灣的歷史也都能朗朗上口,視野與知識都來自多樣化的深度閱讀。而且,讀完書之後,他們會消化思考過再拿出來討論,將閱讀繼續延伸⋯⋯這是我只有在大學時才有的經驗啊,想想,現在我與朋友的書本對話,僅只於「這本書很好看喔,我推薦。」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可當個專業評論者,以一本書作為一個深度分析,分享各自的理解。

為了證實德國人讀很多書,幾天前我做了小型調查,問了三個分別35、40、55歲的朋友一個月讀幾本書(而且工具書不算),結果是2~6本,一年20~70多本,果真多過於我們。在這些朋友面前,我是自慚形穢的(連假文青都不算了),誠實面對自己的閱讀清單,便發現涉略領域其實狹隘,閱讀似乎跟運動有點像,習慣了輕鬆、合自己胃口的,一旦要挑戰高難度的就得花時間才能上手,深刻的、文學性高的、長篇的書本總是看得很慢,有時候甚至失去挑戰的毅力而偷懶停滯,像是跑不完的馬拉松。

下半年,我期許自己解決架上買了未讀、堆積著的書本,接著,我要找回沒有手機之前的專注力,放下滑動的銀幕,回到紙張,back to the basic,更貪心一點,朝向德國人的閱讀好習慣前進。

圖片=許育華
文字=許育華

本文出自《Shopping Design》

About author

轉載聲明:本網站內容及圖片版權(除了特別標註的品牌公關照片)為許育華與 www.yuhuahsu.com所有,未經正式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