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與專欄

那些德國人教我的事

還記得跨年時在嶄新行事曆上寫下新年新計畫,帶著信誓旦旦的勇氣和對未來的滿懷期許,也一如永遠,時間總過得比想像中飛快,2015年居然要進入下半段了!回顧前半年,這些願望進行了多少?又完成了多少?

生活柏林,收穫最大的,並不只是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居住品質、滋養心靈的博物館、或成就我寫作中設計與創意內容的環境,我總告訴朋友說,最讓我一再再打開眼界、驚訝、感受文化差異,並讓我從中思索、反省、成長的,是我的德國朋友們。

58歲的Martina,物理學家,大學教授,另外一個身份是業餘音樂家,每週與自組的樂團練習她的單簧管,每年進行一場正式表演;朋友的母親Nicole也50多歲,醫生,專業慢跑者,跑了30多年,世界哪裡有馬拉松她就往哪去;Claus,律師,從小學就熱衷西洋棋一直到現在40初頭,參加過幾次國際棋賽都有前幾名好成績;30歲的Johannes也是科學家,醫學背景,他同時也是柏林愛樂的大提琴手,兩個專業都一樣傑出;Tino,平面設計師,愛騎腳踏車的程度已經到一周幾百公里的選手級水準,他結婚七年韓國妻子到現在仍對他如此追求極限的毅力感到不可思議……

我要談的,不是這些在世俗價值中(特別在亞洲)掛上厲害頭銜的醫師律師,而是他們在自己難以被取代的專業之外,同時擁有高度熱情、長時間持續、並與他們正職表現同樣精彩的第二身分;歐洲的教育是體育、藝術、興趣與知識一樣重要,日常的運動與音樂都是從小到大生活中的一部份,來自台灣六年級的我則是從小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但中學之後為了考試全部都停止下來。

起初,我難免不由自主地給這些「超人」朋友偶像式光環,想像他們應該不浪費時間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IQ比我高、生活是俾斯麥式的鐵血自律……但越認識他們越明白,其實這些教授、律師、醫生們也跟我們一樣,也流連網路購物,談失敗的戀愛,旅行時也找便宜的旅館,週末時自己洗衣做菜。

並非妄自菲薄,我知道自己有豐富好奇心與興趣,懂音樂、看電影、瞭解設計,分辨得出好咖啡、好料理,也練習過好長時間的樂器,但反覆思索後才驚醒,
這些「技能」都到哪兒去了?甚至,若對自己嚴苛一點,將這些興趣一一攤開放諸標準來衡量,它們可能多落在光譜「休閒」的那一端,離「巨大熱情的鑽研」那一頭還有些距離;我還反省,我做過最多的運動是瑜珈,來自海島國家但只會在泳池裡游泳,對自己身體的訓練幾乎是零。

外國的月亮絕對沒有比較圓。站在這群將興趣、下班後時間發揮淋漓盡致的德國人面前,我總算在年紀老大不小的今天看清楚自己的盲點;生活在熱鬧豐富的台北城市,又處在資訊爆炸的媒體環境,我沒有意識到自己被一個又一個的人事物轉移了注意力,興趣夠廣,但累積的厚度不夠;我跟他們的差別在於,他們一個一個階段發展著自己喜歡的事物,重視戶外活動,願意挑戰技巧、智力與體能,以至成為專家,我則享受在comfort zone裡的自在,然而其實只要投入更多一些,更執著一點,變得「更厲害」並不是夢想。

我的新年新希望不再是讀完幾本書、去哪裡旅行這樣的概念;我期許的是,在挑戰一本艱澀的書本後,能咀嚼消化侃侃而談我的想法,我期許的是,不只是個多元喜好的雜食者,還要變成雜學「家」;學習永遠不晚,如果今天就重拾學過七八年的鋼琴,十年後我也有能力能一邊隨興演奏一邊歌唱,而那時,我也不才40多歲而已嗎?

因為網路的發達、專業器材的普遍、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重新定義……比起我這一輩,我注意到年輕的七年級、八年級生,更有朝向雙重專業邁進的潛力與趨勢,他們可以既是翻譯者又是瑜珈教師,可以是廚師又有潛水證照,可以從事網路設計並參加鐵人三項……我想說的是,請好好對待、珍惜、經營、拋光這些興趣,經過時間的累積,無論未來你職業欄裡填上甚麼,興趣與運動,都會是陪伴自己一生,能從中得到滿足、快樂、自我肯定的無價財產。

原文刊登於《Shopping Design》2015年6月號 許育華專欄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column/view/560

About author

轉載聲明:本網站內容及圖片版權(除了特別標註的品牌公關照片)為許育華與 www.yuhuahsu.com所有,未經正式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