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評論與專欄

維也納咖啡館之啟發

仍記得1995年,張耀《打開咖啡館的門 》在當時的轟動,設計優雅的書本裡每一頁都是濃烈色調、情調浪漫的歐洲咖啡館,嚮往攝影裡氣味的同時,那樣的咖啡館意象某種程度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可能許多六年級生也一樣。20年後的今天,台北成為一個有咖啡館習慣的城市,我稱之為「咖啡館文藝復興」。這股風潮方興未艾,我們待在咖啡館的時間很長,講究豆子,每個人心中都有幾家自己的最愛。

最近再訪維也納,這個被視為歐洲咖啡文化的起源,保存哈布斯王朝、奧匈帝國歷史的華麗城市,我已經忘記《打開咖啡館的門》裡介紹了哪些,但我過去的維也納咖啡館經驗太難忘,再加上對台北咖啡館的鄉愁,總忍不住將這些咖啡片段交互對照,滋味心得分類收藏。

Café Prueckel

有110年歷史的Café Prueckel是首站,也是我的維也納第一名;50年代風格裝潢,傍晚六點多可容下近百人的咖啡館人聲鼎沸,各種年齡層齊聚一堂,四周有獨自一人讀報的白髮老先生、帶著五六歲兒子晚餐的中年父親、年輕的情侶、一群下班後聚會的老朋友們……咖啡館是觀察城市生活的好場所,這座維也納最代表性的咖啡空間,說明了市民與咖啡館的關係有多渾然天成,彼此不做作,默契地相處。市民聚集此處,目的與我這位朝聖者絕對不同,他們可能從小就跟著父母來,在這裡聽祖父說著二次大戰時鄰近區域的故事,一代一代,把咖啡館當作另一個客廳拜訪……經常,我甚至覺得在這些咖啡館裡,拿起相機當個典型觀光客頗格格不入,時光為這些咖啡館帶來傳奇,但裡頭的訪客們在過著他們的平凡日常,拍照按快門,好似打擾了他們的放鬆時刻。

1939年開幕的Café Hawelka藏在精品區小巷內,與其他出名咖啡館如建立於1873年的Landtmann、1876年Café Central的金碧輝煌大不同,它很波西米亞,氤氳昏暗,一進門,桌上是維也納咖啡館的必備──一整疊套上老式木頭報夾的報紙。在前兩年老老闆Hawelka先生、咖啡館裡的精神領袖過世之前,常客來喝杯咖啡,還是為了向每天都待在店裡的他打招呼,而外地人則為了親見咖啡館傳奇人物一眼。Café Hawelka出名到機場裡都能買到同名咖啡豆,然而咖啡館卻毫無一絲商業化,依舊維持著鄰居般的性格與節奏。

Wiener Melange(維也納米朗其)

無論是旅遊指南或當地人口袋名單,人口兩百萬的維也納至少有十家以上必訪的精彩咖啡館,更別提那劇院旁、大街轉角口的各種新舊咖啡場所。雖然咖啡館數量相當,各有風采,但都有著相同咖啡儀式,這讓維也納在咖啡世界中樹立了一種形象,首先,Wiener Melange(維也納米朗其)最是代表,類似cappuccino,以濃縮咖啡加上熱牛奶與奶泡而成,盛在傳統白色咖啡杯中,其次,咖啡皆以銀色小托盤送上,上頭附有一杯水、一張紙巾、一只小湯匙,有時還有幾塊方糖或一片小餅乾,如此的一套組合,是維也納咖啡簽名式的樣貌。

降落維也納機場時,它的新航廈讓人驚艷,尺寸不大,摩登俐落,重要的是大廳裡的飲食購物空間,全以咖啡圖案為設計基調,鮮明點名城市形象,而一旁的觀光旅遊資訊處,也有專門以咖啡館為主題的小手冊。世界上以咖啡聞名的城市不少,但至今我沒遇過任何一個、如維也納將咖啡館變成觀光景點行銷世界的。以此為啟發,我忍不住想像,或許,再過一個十年,屆時更是繁花盛開的台北咖啡館也可以不只是在地人的祕密基地,更是放在觀光廣告中、被市民引以為傲的生活美學,成為小吃之外,被外地人認可的好滋味。到那時,我們身邊許許多多的咖啡館迷,也都成了城市的觀光大使……以咖啡作為城市軟實力的展現,台北市看來是很有潛力的。

本文出自《Shopping Design》74期「送禮物的技術」

文:許育華

About author

轉載聲明:本網站內容及圖片版權(除了特別標註的品牌公關照片)為許育華與 www.yuhuahsu.com所有,未經正式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